9.10.08

《Summer Intern》WESTEAST 什麼東西~什麼東西~~



穿梭在高樓豪宅林立的信義敦化區,回想起實習的頭一天讓我最震撼,是隨便一餐就得要破百的”上班族消費”,但意外的點卻不是那金額,而是回到公司,前輩們輕描淡寫的反問「加飯本來就要加$20阿,不然咧~~」,從此,就開始了我燒$$$的暑期實習生活。

穿著PRADA的不只是惡魔

或許吧,來到時尚雜誌產業實習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事,所以第一天的工作就是先仔細把七月號的WE PEOPLE看過,然後把略顯著凌亂的會議室打掃整理一番,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跟隨著編輯部的大哥大姐們四處跑通告了。從BMW在晶華酒店前的新車發表會、颱風夜下丹提旅店開幕的品牌PARTY、SHISEIDO心機彩妝代言人蛯原友里的發表會趴踢、金仁寶少東的夫人Tiffany為其所準備的生日晚宴,當然也少不了四處借了近兩千萬的名錶們到攝影棚為廠商拍攝雜誌內頁、到棚內拍攝珠寶首飾為廠商設計廣編稿。或許吧,當整個流程參與過之後,就更能感受當時李冠毅中山在演講時為”時尚”下的註解「時尚,只不過是一群絕頂聰明的人在玩弄的遊戲」,那是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一個不了解會心生嚮往,了解後卻又會甘之如飴的矛盾,而處於廠商、時尚社交名人之間的雜誌媒體,就那麼剛好的飾演著一個無比尷尬卻又絕對真實的角色。拍攝八月號的封面人物孫芸芸&孫瀅瀅姐妹,到九月號雲門舞集的舞者訪談,在編輯部看到的是從頭到腳為奢侈品牌量身打造的平台,但同時又得為成功的社交名人描繪一路走來的正向人生觀,想要行銷的是凡人無法迄及的鎂光燈焦點但卻又得同時為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身段表白。或許吧,就是因為這樣反差的體驗以及自己企管的背景,讓我在一個月後興起希望爭取到業務部去感受商業的另一面的想法。
##ReadMore##
一切都是幻覺 嚇不倒我的

其實一開始來到東西雜誌實習,因為背景的不同反而是先幫忙處理一些臨時應急的瑣事比較多,但是也就是因為這種實際的機會,讓我切身體驗到這個產業的不確定性有多高、一個橫跨兩岸三地雜誌社在協調資源上造成的成本,以及即使只是一間小小的辦公室也會產生業務與編輯部門因溝通不良帶來的無效率,這時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緊急應變的反應,在每一次拍案叫絕的狀況下所磨練出來的危機處理能力恐怕就是我們進入職場後得第一個不習慣的習慣了。而現在回頭想起業務部第一個工作,卻是有點枯燥的把2008年度的各月份東西名人內頁裡出現的所有品牌整理建檔,一方面是可以藉此建立與廠商長久的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也開始為公司未來的MIS做準備,對於我自己反倒是從一整本光鮮亮麗的雜誌裡,轉而學會從業務的角度去看一整本密密麻麻的廠商名錄,雖然過程稍嫌索然無味但卻不得不說,這可以最快的讓一個新進的人去了解業務在雜誌中的角色。

其實雜誌從來都不是靠銷售再賺錢,真正能拿來打平損益的都是靠雜誌內頁的廣告業務,而廣告業務除了最常見的開門頁或是夾業的整頁品牌廣告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業務部針對每一個月每一季的主題,為品牌廠商設計廣編稿,用差異化的行銷方式、以更貼近讀者的企劃來跟廠商爭取合作提案,尤其是在3~4月以及9~10月更是我們時尚雜誌的旺季,舉凡所有國內外大廠牌、服飾、飾品就讓編輯部同仁忙得焦頭爛額,而瘋狂的業務部則是馬不停蹄為品牌廠商購思提案,而我後半個月的工作內容就是為珍珠與化妝品牌撰寫提案,以及為東西名人現有通路之外再尋找過期雜誌的配送管道,當期雜誌也要在不斷拓展適合雜誌屬性與東西形象的通路,坦白說,這段工作中感受最強烈的就是自己的眼界和人脈之不足。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實習的日子是短暫的,但是回過頭我卻從未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除了感謝東西願意給我這個難得的機會外,我想談談整個實習裡工作之外的無形體會。第一個就是還未正式進入職場的大家所無法親身感受的,就是下班之後的時間安排,未完成的工作、家人朋友、想休息卻苦無合適的放鬆宣洩方式,這些都正式進入職場前可以提早準備的,如何有效的完成工作讓身心徹底休息,讓每一天都是精神抖擻的回到工作崗位;而另一個相對應的就是我們的『熱情』,當你進入一個產業、一間公司、一個部門都有其既定的運作方式與文化,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很快的過去了,新鮮感會以你想像不到的速度消逝殆盡,最後唯一剩下能支撐你每天到公司打卡報到的動力,只有你自己對於該工作的熱情了,而你(妳)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了嗎?

一個多月的時間,讓我初步了解辦一本雜誌背後要付出的心血,當然這未必是我畢業後會進入的產業與公司,但是究竟我們揮霍學生生涯最後一個暑假在此目的何在?我以為是利用這個真實的機會去體現自己的價值,當大家都從MBA畢業,憑什麼在職場上是我脫穎而出?當大家都念同一本書從同一個課堂走出來,我們又比別人多帶走或是留下些什麼?當大家都在籌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時,我們究竟從過程與結果中得到什麼?每一個活動規劃、每一次方案執行、每一個行銷宣傳、每一次危機處理自己從中成長了嗎?

喜歡蔣友柏在《懸崖邊的貴族》中提到的自序:
「一件事只要做好,做得夠久,自然就會成功。
累積到現在,我只做好過一件事,就是定位自己的價值。
直到今天,我只堅持過一件事,就是不斷的成長。」


或許吧,我不知道一件事做的好、做的夠久會不會真的成功,畢竟每一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是不同的,但是『定位自己的價值』與『不斷成長』卻絕對值得我們在這兩年奉為圭臬。



=============================
類型:實習心得
2008.10.9
MBAtics
=============================